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专家河北行信息预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代钊研究员和王旭研究员受邀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03-31   来源:地球科学学院   作者:   编辑:王文茜

为推动我校地学领域对外合作交流工作,以及河北省古人类形态与演化国际联合中心的对外合作交流,受季强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代钊研究员和王旭研究员一行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指导。

主办单位:地球科学学院、河北省古人类形态与演化国际联合中心

报告题目:晚泥盆世生物-环境事件研究进展与展望

主 讲 人:陈代钊研究员

报告题目:团簇同位素简介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

主 讲 人:王旭研究员

报告时间:4月2日(周三)9:30—11:30

报告地点:地球科学学院会议室(主楼606)

专家简介:

陈代钊,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兼国科大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沉积学和沉积地球化学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对南方泥盆系碳酸盐岩沉积学、旋回-层序地层与台-盆演化,扬子、塔里木地块震旦系-下古生界碳酸盐沉积相与沉积演化,深层-超深层白云岩储层发育与保持机制,古生代重要地质时期(E-C,O-S,F-F,P)古海洋环境与生物协同演化以及有机质富集机理进行过系统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面上6项、重点3项)项目和大型企业委托项目(4项),参加过多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或重点研发项目)和国家(油气)重大专项的研究工作(6专题主持)。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Facies》杂志副主编,《沉积学报》等编委。在Science Advance, Nature Communication, Geology,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 Sedimentolog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70余篇(其中SCI期刊论文100余篇),SCI期刊引用4700余次(H-index37),爱思维尔2024高被引中国学者。

王旭,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生物地球化学与古气候研究。率先在国内建立碳酸盐团簇同位素制备与分析方法,并将碳酸盐团簇同位素方法拓展到陆生蜗牛壳体古温度研究,建立了全球首条蜗牛壳体团簇同位素-温度转换方程,为开展黄土沉积的古温度定量重建研究开辟了新途径;较早地开展沉积物中黑碳的含量和C、N同位素组成研究,重建典型气候时期古火历史和古植被、古环境变化与人类活动历史;开展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PETM)古气候和古环境研究,为评估未来全球变暖的生态环境效应提供关键科学数据与地质参考实例。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科技先导专项(A和B)子课题,参加过多项国家级基础研究项目(包括973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现为中国第四纪科学研究会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专业委员会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气体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国际SCI论文20余篇,合作发表国际SCI论文30余篇(包括Nature、Science Advances、PNAS、Geology和EPSL等国际知名期刊)。